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组合定位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武汉召开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25/07/29 12:00

      2025 年 7 月 5 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刘金长,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联通、三一集团等企业代表共计120 余人参加会议。
      成立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卫星导航与多领域融合应用的重要举措。旨在面向组合定位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需求,打通 “产学研用” 协同链条,突破单一导航技术场景限制,推动多源融合定位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极地科考、无人系统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组合定位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为武汉际上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孙红星博士任主任委员,安徽芯动联科张勇、重庆九洲星熠余平、中船凌久航信陈爽等企业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专业委员会成员涵盖惯性导航、智能传感、无人系统等领域6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组合定位是卫星导航领域突破场景限制的关键抓手,专委会的成立既是落实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北斗与多源定位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专委会聚焦 “技术协同、标准共建、成果转化” 三大目标,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动,在自动驾驶、极地科考等重点领域打造示范案例,形成可复制的产业合作模式,凝聚惯性导航、智能传感等细分领域力量,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
      李德仁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在会上作专题报告,他以 “时空智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PNT到PNTRC” 为主题,指出组合定位技术通过融合北斗、惯性导航等多源数据,可突破传统导航在遮挡场景的局限,是实现 “无死角” 连续定位的核心支撑。他提出 “打破技术孤岛、构建协同网络” 的思路,强调需通过专委会平台推动 “企业需求 — 技术研发 — 标准制定” 闭环,并阐述了在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智慧城市全域导航等领域的应用路径与技术框架。他呼吁产业链各方以专委会为纽带,深化跨界协作,加速组合定位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

李德仁院士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刘金长向主任委员授牌和颁发聘书。主任委员孙红星博士向副主任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并介绍了专委会工作规划。他表示,当前组合定位技术正迎来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机遇,亟需破解 “技术碎片化、标准不统一、落地成本高” 等问题,专委会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建立 “年度技术沙龙 + 标准研讨会” 机制,推动行业共识形成;二是组建 “多源融合导航技术实验室”,主攻高精度定位算法与芯片研发;三是联合企业与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专委会授牌颁证仪式


      会议期间,专委会全体成员围绕重点工作任务展开讨论,确定了首批聚焦 “自动驾驶定位标准”“极地导航技术” 的专题工作组及组长人选,并就协同研发、资源共享等议题达成共识,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