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我国未来十年还将发射近百颗卫星 遥感卫星占多半
泰伯网
2016/07/12 14:06
近日,36届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在京开幕。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透露,未来10年,我国将发射包括遥感、通信、导航卫星在内的近百颗卫星,遥感卫星占比超过一半。
  上半年,卫星遥感领域大事,一件连一件
  上半年,中国土星探测任务获得政府正式批准立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通过深化论证,启动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北斗导航系统加强全球组网;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中国自主研制50吨级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今年10月将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
  目前,我国对地观测领域已建立起陆地、海洋、大气等各层面的立体观测体系。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已陆续发射了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高分四号等遥感卫星,大幅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水平。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8个行业设立了行业推广应用中心,使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监测、防灾减灾、气象、海洋、农业、林业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半年,还有更多的大事件
  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将陆续发射高分三号、五号等高性能新型遥感卫星,进一步丰富我国自主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类型。同时,中国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将增加在线服务、交易等功能,积极促进各地方、企业等应用推广高分数据及其应用技术成果。
  根据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卫星遥感领域,我国将重点发展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大气观测三个系列,构建由七个星座及三类专题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系统,逐步形成高、中、低空间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种观测技术优化组合的综合高效全球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
  少不了与多国合作
  目前,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在牵头论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星座项目、“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应用工程,以及金砖五国遥感卫星星座项目。
  据吴艳华透露,我国还计划于2017年发射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电磁监测卫星,2018年发射中法合作的海洋卫星,这将为地球电磁场和全球海洋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重要观测数据。如今,我国遥感卫星已经成为国际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中欧“龙计划”、中法海洋卫星等对地观测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其中,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是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将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海洋风浪相互作用的联合观测,并在海洋预报、灾害监测预报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卫星初样研制工作已完成,进入正样阶段,将于2018年发射。
  此外,我国将于“十三五”末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wcom)”,以加强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水循环系统的观测和认识。该卫星计划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已与美欧多国研究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卫星计划实施后将以此为核心发起国际水循环观测卫星星座,形成对全球不同地区水循环系统的立体式观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