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把北斗系统优势向动员领域拓展
中国国防报
2017/04/06 08:55

从2007年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英文简称ICG)正式确认身份至今,北斗系统的开发应用已经广泛渗透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其在不断为人们提供基础服务保障的同时,也无形地构建起了一个可供动员搭载建设的环境和条件。
首先,军民融合作为北斗系统建设的一个基本理念,贯穿于开发设计、拓展应用、制度建设等全过程。这种全面的、深层次的军民融合,从根本上为国防动员嫁接军地、链接前后方,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
其次,未来战争日益突显的“骤然性”、“非均衡性”消耗特征,亟须动员体系向扁平架构、全域覆盖的方向发展,而北斗的网系资源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趋向。更关键的是,北斗系统具有的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天然优势,为国防动员创造了一个可供搭载、安全保密的战略平台。
不仅如此,相对于其他导航系统,北斗集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差分增强于一体,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提供稳定的情报监测、指令通信和行动指挥。
毋庸置疑,北斗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国家重器,在国防动员应用上有着一系列独特的优势,但就现实而言,从借力平台到构建“北斗+动员”这一新型模式,还需要找到许多“桥”和“船”,还有不少瓶颈问题需要攻关解决。
突破传统定势。从本质上讲,任何新型模式的构建都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构建和组织运行“北斗+动员”,根本是要主动适应北斗系统的架构扁平化、信息精确化特征,打破以计划主导、预先筹措的传统定式,确立聚焦一线、动态调整的自适应组织思维;主动适应北斗系统应用的广域性特征,打破以军区主导、区域动员的传统定式,确立覆盖全域、要素主导的体系动员思维;主动适应北斗用户的终端化特性,打破传统粗放式动员模式,确立精准规划、聚焦终端的精确化动员思维,切实把“北斗+”的系统优势释放出来。
构建数据大脑。北斗用户本身就是千万量级的,一旦应用于国防动员,位置数据、特征数据、状态数据、行动数据等实时交互,信息便会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必须由军委国防动员委员会牵头,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从战略层面建设一体化的国防动员数据中心。
搭设指挥系统。“信息化条件下,一切工作模式的嬗变,最终都需要专业化的操控系统来定型”。这些年,北斗系统在遂行应急救灾、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行动中,实践开发了用户机、指挥机等多种操作平台。可考虑在北斗指挥机的基础上,嵌入加载需求态势、动员规划、信息支持、支前配送、行动调控等专业模块,搭建简便适应的专业化动员指挥系统;同步打通各种信息链路,对上与军委联指、战区联指联接,横向与国家交通、海运、气象、地质等专业系统联通,内部打通与“数据大脑”、用户终端的链路,形成平战一体、应急应战的网络化动员指挥平台。
健全运行规则。“交通规则缺位,新型高速公路就会阻塞崩塌”。越是扁平化的动员网络、全域化的融合系统、全时化的覆盖应用,越是需要把计划申报程序、动员规划权限、信息共享推送、用户终端权限等一系列问题研究透、规范好。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动员用在战时、建在平时”,应积极协调北斗系统管理机构,把战时动员义务、用户信息填报、状态数据更新等要求,作为重要条文纳入出售加载的协议,确保“北斗+动员”体系拥有精准、全面的动员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