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国北斗将科技合作推广至东盟10国 带动一带一路发展
新华社
2017/04/06 09:00
中国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逐步为全球提供服务,将首先在泰国、斯里兰卡打造北斗国际合作“样板间”,再将北斗科技合作推广至东盟10国及更多亚非国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四个特色和优势。第一,具有短报文通信功能,这使得用户在沙漠、海洋、森林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达到报警和救援的目的。第二,新一代卫星在技术和管理上具有诸多创新,星载原子钟采用氢原子钟使得精度可以提高几倍,由目前的10米提升至2.5米;除此外,卫星新增自主运行管理能力,既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系统,而靠空间运行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管理新体系,这可以减少对地面测控站的依赖,有效降低系统运行管理成本和地面测控站发生灾难时对卫星的影响。第三,覆盖全国的地基增强系统(CORS站)可以提供米级定位,可随时随地为实现高精度毫米级定位提供技术保障。第四,北斗是全球首个面向大众提供免费三频导航的系统,使得高精度的实现更加灵活方便,而GPS和伽利略部分频点需要商用授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进入第二代第二阶段的建设,第一代是1994年到2000年的双星系统;第二代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4年开始到2012年建成,是由16颗卫星组成的可以覆盖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阶段是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累计发射23颗卫星,计划到2020年完成35颗卫星的全球覆盖。由于一箭多星技术的成熟,这一计划有可能提前完成。
此外,北斗系统与有关国家合作拓展卫星导航频率资源,2000年以来,先后与2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00余个卫星网络进行了有效协调。在系统建设、应用等各领域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加强兼容与互操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技术进步。
当然,北斗系统也面临来自美国GPS和欧洲伽利略的竞争。这个竞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和美国GPS的竞争,美国的GPS目前也正在升级换代,预计到2020年实现GPS3,也就是第三代的布局。GPS3与以前的GPS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精度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实现室内定位,而中国的北斗要在2020年实现室内定位还有差距;GPS3卫星彻底实现了军码和民码的分离,为屏蔽民码打开方便之门,这意味着战时那些利用GPS民码制导的武器将可能被直接掐断定位信号。第二是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这个竞争主要是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能力的先后之争,谁先布置完毕,谁先获取应用市场和经济利益。
近年来,随着北斗芯片及终端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等技术的发展和车联网、物联网等产业快速兴起,北斗导航产品正全面走向大众化应用。在大众消费类领域,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终端、可穿戴设备、车载导航和监控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北斗在车载领域的应用首先是由国家推动的“两客一危”。“两客一危”车辆作为特殊专用车辆,其运营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这些车辆安全运营监管是重中之重。在过去的4年中,全国各地都在强制推广“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兼容GPS和北斗的监控设备,至2016年底,全国已经有1000多万辆“两客一危”车辆被装上北斗监控设备,有效确保了这一领域的道路运输安全。
在汽车导航方面,截止2016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9亿辆,且保持年均约15%增速,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5亿辆。北斗在汽车电子市场领域前景非常广阔,市场规模可达几千亿级。
定位导航已成为智能手机、个人穿戴设备的必备功能。2015年国内大概80%的手机有定位功能,其中30%左右开通了北斗导航。由此催生的各种基于北斗位置的应用服务,将更加强化北斗在未来智能手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13年12月,泰国春武里府建成北斗系统首批3座海外地基增强系统基站并组网,先后开展了北斗智慧交通、海洋渔船、智慧产业园区等应用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此外,推进北斗在东盟地区通信、交通、物联网等关键领域应用的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教授表示,北斗在赤道面静止轨道上布有5颗高轨地球同步卫星,对东南亚这样的低纬度地区而言抗遮挡能力强,因此信号更好。他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的机会,首先要把北斗从中国做到“一带一路”沿线,但北斗的应用还需大家开动脑筋,思考更多创新方式,形成北斗应用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