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北斗三号卫星11月望首次发射 全球组网系统望成形
中国科学报
2017/11/06 09:25
以“融合·引领——高精度定位导航”为主题的2017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日前在沪举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11月初,将实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首次发射;2018年底,要具备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能力;2020年前后,将向全球提供服务。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第二步,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系统;第三步,是到2020年前后,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系统。
  中科院院士、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介绍说,北斗三号与二号的区别不仅在于卫星组网从区域走向全球,而且在载荷、星间链路、激光通信等方面也有进步。如北斗三号采用星载氢原子钟,其精度将比北斗二号的星载铷原子钟提高一个数量级。又如,北斗三号增加了卫星搜救功能和全球位置报告功能。
  杨元喜认为,多源导航需要微器件集成的支持,否则多源导航将会变得复杂、笨重,高功耗。微器件集成要保证时间和空间的唯一性,必须具备智能化、全空域的服务能力。多源导航必须解决数据的融合问题。对此,他表示,融合导航的实践经验我们并不丰富,还需要做很多实验,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和软件并不多,中国的融合导航之路是非常漫长的,任务也十分艰巨。
  在北斗三号卫星首次发射的重要节点上,冉承其表示,必须着力做好北斗系统海内外应用推广,不断深化卫星导航高精度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卫星导航与高端制造业、先进软件业、综合数据业的融合,促进北斗应用推广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有效结合,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