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苗前军:北斗导航系统打破GPS一家独大
中国经济网
2014/12/31 09:33
主机厂相对国内零配件企业较为强势的态度,是当前北斗导航等应用在汽车领域推广滞后的一大难点。
  这在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看来,推广北斗应用,并不能仅靠行政干预或是“讲人情、攀老乡”关系,必须从产品入手,真正以服务品质谋求市场。
 
 苗前军(中)与媒体座谈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2000年,我国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成为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可全天候、全天时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今年是北斗正式服务亚太地区的第二年,在我国交通运输、气象、公安、民政、农业、国土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北斗已经得到广泛应运。此外,在东盟的泰国、缅甸等国家北斗已有应用,也正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交流,并已和俄罗斯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在对方境内建设导航站。
  “北斗导航系统虽一举打破GPS垄断地位,但也并非是要取其代之。”苗前军解释道,现在市面上在用的北斗导航系统,内部也都会兼容设置GPS系统,共同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北斗当前有4颗3.8万公里以上的高轨卫星,单点定位精度和GPS相差无几,为10米段。而不同于GPS通过天基进行弥补,北斗在国内主要通过地基增强信号,以使定位精度达到亚米级。
  有北斗之父称号的中科院孙家栋院士曾用“仅受人类想象力限制”来描述北斗应用之宽泛。而苗前军也指出,民用市场是推动北斗应用普及最给力的领域。
  当前虽然使用北斗信号服务免费,但正如苗前军所言,北斗在民用领域的广泛推广却带动了众多行业迅猛发展。
  “北斗今年预计市场份额可达20%,2015年目标产值规模可至2000亿元。”苗前军指出。
  江淮和悦批量前装北斗导航
  而在汽车行业的车载电子领域,由长虹佳华自主研发的北斗车机已经在江淮和悦上批量前装。且比亚迪、长城、一汽等企业也在对北斗导航进行探索,有望实现量产装车。
  虽然汽车领域北斗已有所斩获,但在苗前军看来还远远不够。“尽管导航系统和用车息息相关,却与其它领域北斗日益升温不同,就汽车行业现状看,推广并不易。”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汽车企业更愿意接受海外技术,对推广北斗而言,外资就先不谈,其实本土品牌热情也不太高。毕竟成本约为2000元的导航系统对于动辄十几万元的整车量级太小。北斗导航应用制造商想要进入主机厂零配件采购体系有一定难度。
  这不禁另笔者想起早前在某零配件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直言,掌握核心零配件技术才是成为汽车强国的关键,但当下国内零配件企业却面临被主机厂抛弃的境地,举步维艰。
  其实早在2012年底,为推动北斗应用普及,交通运输部曾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2014年至2015 年两年时间内,在江苏、安徽、河北、陕西、 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等9省市以及珠三角地区试点强制“两客一危”(旅游包车、大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车辆安装双模北斗导航设备,其后在全国推广。
  但就当前情况看,效果并不达预期。
  “该通知曾被看做是北斗在汽车领域破局的尚方宝剑,但从现实看,情况并不理想。据此分析,我个人认为推广北斗应用,并不能仅靠行政干预或是依赖攀“老乡”关系,必须从产品入手,真正以服务品质谋求市场。”苗前军坦言。
  此外,在苗前军看来,当前业内已经涌现出如长虹佳华等一批具备一定实力的北斗应用制造商。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越发旺盛,对于北斗而言虽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如何尽可能满足消费需求将是北斗破局关键。(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