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北斗”为青春导航
新华社客户端
2018/07/12 08:42

北斗卫星发射前,试验人员在做测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中国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为汽车、船舶、共享单车、无人机、农业生产、老人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等提供导航定位服务,也引导一对青年找到了彼此的真爱。
  10年前,在庆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成立40周年的活动上,为北斗卫星研制电源系统的崔波写了一首歌颂航天人的诗,朗诵这首诗的是为北斗卫星设计载荷的王璐。崔波发现这个姑娘正如他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把全部才智和心血都倾注在卫星上,令他钦佩。随后,两人坠入爱河。
  10年过去了,这对“80后”情侣的爱情修成正果,他们也各自成长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中坚力量。
  2000年,当中国发射第一颗北斗卫星时,王璐和崔波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彼此并不认识,却都在学校收看了卫星发射的直播。后来,两人先后考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崔波和王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像崔波和王璐这样的理科高材生,本有收入更优厚的工作可选择。“我们投身中国航天事业,是因为心中热切的航天梦。”王璐说。夫妻俩都是中共党员。
  “当年同看北斗一号发射,后来一起研制北斗,我想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崔波回忆说。
  崔波和王璐初出茅庐,就加入了一场“升级换代”的攻坚战——北斗二号卫星的研制和密集组网发射。北斗二号的一大难点是要突破高轨道、中高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导航卫星平台技术。
  两人第一次联手的任务就是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的首发星。这一卫星是北斗系统日后实现覆盖全球的关键之一。由于北斗组网的时间表是确定的,发射密度也越来越大,整个团队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重压之下,两个年轻人却发现了对方身上更多的闪光点。
  “他从事的工作不是原本学的专业,但他会努力钻研,为一个问题琢磨好久。有时,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他还会动手编个好用的小程序给大家用……认真的男人最帅气。”王璐说道,眼神温柔。
  7月10日4时5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北斗二号卫星。新华社发
  “她真的是极为聪明,数学极好。有一次,我有个几何问题,总觉得解的繁琐了,给她一看,她30秒就写出一个特别简单、巧妙的推导过程,那一刻我觉得她太帅气了,不化妆也好看……”崔波说起爱人滔滔不绝。
  尽管繁忙的工作让他们很少有机会能“花前月下”,但两颗为梦想而努力的心却贴得紧紧的。
  2012年末,北斗二号系统正式提供运行服务,14颗卫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精准的定时、授时、通信服务。正是在那时,俩人关系“升级”,成了“北斗伉俪”。
  王璐说,北斗团队除了要做好卫星的研制、发射,还要24小时不间断地做好在轨测控,确保没有问题后才能交给运控系统,正式提供各种服务。
  北斗导航卫星对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因此我们整个团队都是一种比较拼的状态,一个电话过来,行,马上就到!”她说。
  为了保证进度和安全,“北斗人”大多是“多面手”,往往是发射场、厂房两头跑,还得操心天上的“星”。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两个人是“聚少离多”的夫妻,更是相互理解、扶持的“战友”,感情反而更加稳固了。
  2015年9月,他们的孩子刚满百日,崔波却在西安执行飞控任务。王璐没打招呼,抱着孩子就飞到西安,三人拍下了一张“百天纪念”的合影。“看到她抱着熟睡的孩子,努力拽着大大的行李包,微笑着走过来,那一幕我永远不会忘记。”崔波说。
  今年2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28、29颗北斗导航卫星。“过年期间,崔波在西安做测控任务,等他忙完了,我这里年后又要去做在轨测试。”王璐说,“我们之间最常见的对话是:‘你这边忙完了?’‘好,交给我。’”
  2017年以来,中国已经成功发射8颗北斗三号卫星。今年年底前还将密集发射卫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而支撑起这一科技重器的主力军正是像崔波和王璐这样的青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卫星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6岁。
  统计显示,北斗减灾终端已超过4.5万台,为超过4万入网船舶提供监控和紧急救援。北斗使得精细农业产量提高5%,油耗节约10%,国土测绘的作业时间从数天缩短至数秒,为路网、管网、大坝、大桥形变和位移提供监测。中国300多款、超过3亿部手机支持北斗,40%款型的智能手机具备北斗兼容芯片。
  目前,北斗导航系统覆盖了5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国产北斗产品输出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北斗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中国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