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解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关“3”的三把“钥匙”
中国新闻网
2019/12/17 09:26
12月16日,中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记者提取有关“3”的三把“钥匙”,解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京时间12月16日15时2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2、53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此举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

  三步走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94年启动建设北斗一号系统,直至2003年发射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第二步,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底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第三步,2009年启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2020年前后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此举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告诉记者:“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后,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

  自2017年11月5日首次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以来,北斗系统用2年时间,实现了18次发射、30颗卫星连战连捷的骄人战绩,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

  三轨道

  在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中国北斗却独树一帜,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

  记者了解到,北斗三号系统包含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和3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这种不同类型轨道混合星座设计为北斗系统独有,属于国际首创,可有效增加亚太地区的卫星可见数量。

  据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介绍,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大概在2万公里,轨道周期是12个小时左右,和地球自转周期不同步。“从地面上看,卫星由西向东不断地运动并覆盖全球。北斗要想提供全球导航服务,主要依靠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这也是为什么把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作为北斗全球组网核心星座的原因。”王平说。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全球组网发起冲锋的时候,“队友”们也非常给力。其中,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中国;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覆盖亚太地区,保护中国周边。

  三部分

  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

  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当前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完成框架网建设,具备为用户提供米级、分米级实时定位服务能力。

  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产品、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现阶段,北斗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交通运输、海洋应用、气象水文、森林防火和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引领带动卫星导航产业飞速发展,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目前,北斗三号工程建设已进入决战决胜冲刺阶段,计划于2020年6月前发射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提供更优质服务。“我们已经启动了北斗系统接续发展的总体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2035年前还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导航定位授时体系。”杨长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