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杨元喜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18/04/04 17:23

杨元喜,男,1956年7月生,博士。大地测量学家。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0年起在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任教。
  1987年获郑州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学博士学位。
  1990年任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副教授。
  1992年任教授。
  此后曾在美国得州大学空间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
  1995年获德国Humboldt基金资助。
  1996年1月至1997年10月在德国Bonn大学做Humboldt研究学者。
  现任职总参测绘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及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作了系统研究。
 
  建立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继而又发展成双因子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
  建立了抗差自适应动态滤波理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主持的研究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
  在Journal of Geodesy和Manuscripta Geodaetica等SCI刊物发表论文10篇,其它刊物论文140余篇,已被引用200多次。
  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元喜发展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构建了双因子等价权模型,提出了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发展了抗差贝叶斯估计和抗差拟合推估理论。发展了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该理论兼容了最小二乘平差、抗差平差、动态滤波、抗差滤波等。构建了四种自适应因子和相应的最优自适应因子。主持完成了“2000中国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坐标框架点精度分别达到3厘米和3分米,使我国国家大地控制网及相应坐标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及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作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继而又发展成双因子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建立了抗差自适应动态滤波理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主持的研究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
  在JournalofGeodesy和ManuscriptaGeodaetica等SCI刊物发表论文10篇,其它刊物论文140余篇,已被引用200多次。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