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两弹一星”精神:爱国奉献是底色,勇攀高峰不停步“
光明日报
2020/10/14 15:40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内,观众正在参观学习。
  9月27日,北京,观众正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参观学习。
  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震天巨响,也是面向世界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两年零八个月后的一天,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迈出这一步,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
  1970年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太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这是在新中国最艰苦的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一穷二白”起步,创造的“两弹一星”伟业。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不过10余年。在这一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持续接力,用智慧、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在祖国的大地上锻造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时至今日,诞生于艰难困厄之中的“两弹一星”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并且处于不断充实、更新,再创造、再创新的过程——这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鲜活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在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愈加彰显重要的现实意义。
  1.爱国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回想当年,“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这样说。二十八载隐姓埋名,他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1961年,接到核武器研制任务,只一句“我愿以身报国”,在世界物理学界声名正盛的王淦昌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他更名“王京”,放弃了本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基本粒子研究方向,投身戈壁荒漠,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军人物。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两弹一星”的事业里,有太多人的奉献和牺牲。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钱学森兴奋不已。多年后,忆起那一刻,他写道:“是的,这是我们的红旗,如此鲜艳。在中午太阳的光照下熠熠闪光。我们所有人突然沉静下来,很多人眼里噙着泪花。我们跨过了桥,我们来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我们引以为豪的国度——一块五千年文明从未间断的土地。”
  2020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当94岁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85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章和证书时,北京人民大会堂掌声雷动。
  这掌声,是对两位老人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感谢,更是对他们身上闪耀的至诚报国精神的感佩。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科技工作者们一以贯之的崇高信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他们用一脉相承的坚定信念,执如椽大笔,在祖国大地上写下忠诚和热爱。
  “爱国和创新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内涵,随着时代的行进,‘两弹一星’精神也在不断延伸和发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馆长盛懿看来,爱国是“两弹一星”精神最深沉的底色,也是科技工作者们共同的价值坐标和精神源泉。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钱三强、郭永怀、赵九章、邓稼先、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程开甲……一串闪亮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天空。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当全身心投入为祖国奋斗的事业,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才能有所作为,彰显价值。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
  在上海浦东新区,有一个特别的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的上钢新村街道“两弹一星”党支部。这个党支部由82位从青海221工厂退役的核工业者组成,筹建了全国第一个由社区主办的“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年80岁的陈福良是支部的一员,曾任221厂二分厂党委副书记的他,故事匣子里满是金银滩草原的往事。“别看金银滩的名字好听,这里地处青海西部海北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高寒缺氧,手脚龟裂是常事,走平地稍快点就气喘。我们的221厂,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就在这里。”“没有电脑,没有电子计算器,用的是算盘和计算尺,常常是上完夜班,下楼洗脸,请人带个馒头,又回实验室算数据……”给社区党员和到访的市民讲述“两弹一星”研制的峥嵘岁月,陈福良的眼睛里闪耀着光芒。
  在“两弹一星”的事业里,有成千上万像陈福良一样的建设者。他们在草原荒漠、密林深山挥洒汗水,只为追逐一个梦想:造出中国自己的“两弹一星”。
  邓小平同志曾这样评价“两弹一星”的重要意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四川绵阳,梓潼县长卿山的“两弹城”曾经很神秘。如今,天南海北的人们来到这里,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门柱上刻着的,是1984年第二代核武器试验取得成功后,时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的邓稼先满怀豪情写下的诗句。
  老一辈科学家们深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很多人记得一张老照片:1970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实现满功率运行。在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压力容器外面,写着几行字:“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航天事业要发展、要壮大,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当年初创期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如是说。
  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信中说:“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
  在戚发轫眼中,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基础更加坚实、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外部条件好了很多,但也面临新的挑战:从解决“有无问题”,到解决“别人有的我们要做得比他们好,他们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的问题。只要大力传承弘扬和践行“两弹一星”精神,激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航天强国的目标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3.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宝
  “两弹一星”这项伟大的工程,是我国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创造的科技奇迹。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宝贵的科研管理、科技工程管理理论和经验。
  没有队伍,拉起一支队伍。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党中央统一部署、统一领导下,从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参与“两弹一星”研制,集中攻关,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短短10余年时间,“两弹一星”从构想变成现实,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壮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自“两弹一星”工程建立起的“两总系统”至今仍在航天航空科研领域广泛应用。所谓“两总系统”,就是负责技术协调的“技术指挥系统”和负责计划协调的“行政指挥系统”。重大科学工程的实施是多学科、多专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和系统集成,既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的高度综合与运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行政能力。在重大科学工程中采取“两总系统”的管理模式,使行政领导和技术领导共同发力,技术资源、科技人才、后勤保障等各方面才能做到群策群力。
  系统工程理论也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项。钱学森认为,从事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特点决定了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人员不能各自为战,而是要相互合作,协同前进。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联名发表了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的文章。这篇文章提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几十年来,对系统工程理论的研究仍在持续深入、不断丰富,开创了系统工程中国学派。
  可以说,“两弹一星”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留给我们协同创新的优良传统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宝。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863计划”“973计划”等相继实施。这些计划遴选的科技项目,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工程技术,都经过充分考量与讨论,旨在找准关键的科技问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协同攻关,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科技的全面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这样评价“863计划”:“863计划”也传承了“两弹一星”的成功之道,以实现国家目标作为共同的精神支柱;全国一盘棋,建设“国家队”,大力协同;学术民主、建设纠错机制,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如今,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长足进步,但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基本事实没有改变。在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时刻发生变化的当下,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这就决定了在发展中,我们仍然要做选择题,更加需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坚持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宝,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要找到那些事关国计民生的核心问题,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4.用“两弹一星”精神突破“卡脖子”问题
  “两弹一星”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两弹一星”元勋们解决了那一代人面临的最大“卡脖子”问题,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今天,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科技成果世界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航天过去一年里取得的非凡成就“点赞”:“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我国依然面临很多科技瓶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更让我们清醒认识到,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科学突破和关键技术是等不来、靠不了的,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因此,“两弹一星”的精神更加不能丢,更须淬炼能力和本领,拿出勇气和行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难题。
  以国家需求为首要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已成为大多数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的自觉选择。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未来10年,中国科学院将“针对一些‘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做一些新的部署”,包括超算系统、高端轴承等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原材料的研发等,将“卡脖子”的问题和国外出口管制的清单转化为科学研究的任务清单。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自信开启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起,26年来,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为世界贡献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
  迎难而上、敢打硬仗,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这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当前,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序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方兴未艾,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逐步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稳步向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两弹一星”精神从未过时,它如旗帜、似号角,引领着人们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向着科学的高峰奋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