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报国气象兴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2020/10/16 10:07
2020年是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开展50周年,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50年。50年来,我国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其中有9颗是从西昌奔向太空的,目前仍有7颗在轨卫星铸就全球观测能力,综合性能达世界先进水平。
谁又曾想到,这个中心在1984年第一次执行发射任务时,请的是当地老农和彝族同胞上山帮忙观测天气。1997年第一次发射风云卫星时,却又因为天气原因被迫推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地处山区,是全球十大发射场中局地气候条件最为复杂的发射场之一,强对流天气、强降水是影响发射的主要气象因素。
1997年6月5日,风云二号卫星首次发射。由于天气预报不准确,最后的发射窗口无法满足最低发射气象条件,导致发射任务中止。
直至今日,中心气象专家、高级工程师江晓华仍对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记忆犹新。他说:“如果我们当时有自己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这样的失误是可以避免的。”
任务推迟5天后,西昌航天人艰难地创造了低温燃料二次加注并发射成功的世界航天史新纪录。同时,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也标志着我国继美国、欧盟之后,成为第三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及地区。
21年后,中心执行风云二号系列收官星H星发射任务时,中心气象系统不仅接受的气象信息增加了上百倍,还将数据处理时间缩短了30%,大大提高了对暴雨范围、强度等的预报精度。
成功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也成为肩负“一带一路”建设使命的“一带一路星”,开启了风云卫星国际服务的新纪元。
“中心既是风云系列卫星的发射者,也是风云卫星事业的受益者,让我们对发射任务的气象预报更加精准。”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主任杨道勇说。
2016年12月11日,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成功从中心发射升空后,气象系统便开始对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进行选址,先后考察了四川、海南两省的14个预选点,经过比对通信、环境、运用等多重因素,最后确定在西昌发射场建立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
据负责系统建设的工程师张滢介绍,面对工程施工和软件开发两大难题,他们采取兵分两路同步开展的工作模式,如期实现了“建设—开发—保障”的无缝衔接,并将“二次开发”的气象数据成果集成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气预报分析系统,使系统建成后就同步形成保障能力。
2018年5月8日,风云四号A星开始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用户正式提供数据服务。两个月后的7月29日,距离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不足6小时,西昌发射场降水明显,雷声不断从远处传来。
气象预报员利用风云四号高分辨率云图资料,准确判断出对流性云团将逐渐减弱,发射窗口可满足发射气象条件。最终,火箭在预定窗口时间准时点火起飞,成功将两颗北斗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距离西昌千里之外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滨海航天发射场,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水、强雷电、强台风”等“三高三强”的气候特点,给中心航天发射气象保障带来新的巨大挑战。
“文昌地区干季云量多、雾多、连阴雨多,而雨季晴热,强降水、强雷电频繁,热带气旋较多,虽然‘天有不测风云’,但风云系列卫星能让‘不测’变成‘可测’。”中心气象专家、高级工程师郭学文说。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出征,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这也是中心气象系统在文昌圆满完成的第8次航天发射气象保障任务。
2020年10月12日0时57分,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后的第三天,中心成功发射高分十三号卫星,实现了航天报国的又一次胜利进军,向祖国和人民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国庆祝福。
数十年来,中心气象系统从“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云接日头无好天”等当地最基本的气象谚语学起,到如今立体式气象观测网络建立,信息化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多地联合气象保障中心建设,让我们的气象保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业务运行成功稳定性超过96%。
“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中心依靠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上百次发射任务,与气象部门深入合作、同频共振,见证也助推了中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中心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