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实船联合调试成功
中国日报网
2021/06/04 09:31
6月2日,在广州市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前沿,岸桥按照信息系统自动发布的指令,精准地抓取船上的集装箱,自动放置在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上。IGV随即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规划路径,将集装箱运往堆场,轨道吊自动对位,抓取集装箱放到指定位置。
整个生产作业的过程行云流水,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南沙港四期工程实船联合调试成功。记者从广州港集团获悉,这也是广州港南沙港区突破全自动化操作的一个关键节点,意味着国产的自动化码头生产操作系统(TOS)已经具备了实际工况运行的能力。
依托北斗实现高精度定位
据了解,以往的自动化码头采用磁钉导航,通过在码头地面布设磁钉,自动导引车上配置射频天线感应磁钉循迹进行导航,对场地有较高的要求。一些老码头想要选用这项技术的话,相当于要“把地面全部重新翻铺一遍”,工程量巨大,而且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高。
为解决这一难题,广州港与海格通信、振华重工联手,从北斗高精度应用角度切入,探索港口复杂区域自动作业新模式,在南沙港四期工程创新融入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进技术,成功打造全球首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单小车自动化岸桥+低速自动化轨道吊+港区全自动化”的新一代智慧码头,为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广州方案”。
在此模式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利用北斗、激光和视觉导航定位技术,车辆无需借助磁钉就可以行驶,路径灵活多变,实现了从“低头”到“抬头”的跨越。集装箱经过装卸、港内运输运到堆场,堆场“指挥官”——轨道吊结合生产操作系统和调度系统的智能算法,为到港和出港的集装箱寻找到最优堆位,提升了集装箱作业效率。



为码头自动化改造提供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主要为水平布置,而国内外已建成的自动化码头基本都为垂直布置。水平布置的堆场要想改造成垂直布置,基础设施的改造投入巨大,改造难度也很高。
南沙港四期工程项目采用全球首创“广州方案”,是一套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可大规模复制,为堆场水平布置的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借鉴。这同时也为整个港口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和参考借鉴,让老码头提升为智能化码头成为可能。同等规模下,智能化改造后的码头,可节省约7成人力。
广州港股份副总经理陈宏伟介绍,以往的项目从设备到岸、通电、单机恢复到启动实船调试,需要4至5个月的时间,而广州港集团、上海振华、华东电子的系统开发团队运用了“深度搜索、分支定界”的智能算法,南沙港四期工程从4月1日项目通电至今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启动了多系统的联合调试,体现了真正的南沙建港速度。
据了解,202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36亿吨,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其中内贸4.9亿吨,位居全国第一。广州港南沙四期项目建成后,南沙港区每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可超过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