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2014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奖特等奖项目介绍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14/09/04 10:29
2014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北京卫星导航中心
      完成单位: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项目名称:北斗导航卫星业务信息中断快速恢复系统
      项目简介:
      当你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寻觅那远在两三万公里天际的北斗卫星时,是否冒出过这样的想法:万一卫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发播信号,这可怎么修啊?难不成发个载人飞船去修理?这既不是玩笑也不是杞人忧天!任何仪器都有发生故障的可能,GPS近几十年的运行中就出现过多起事故。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业务信息中断快速恢复系统就是一个专门维修北斗卫星故障的神器。只不过它不需要飞到太空去,在地面就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故障排查与修复工作,令故障卫星在极端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如果用专业知识介绍这个项目的宏伟,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听懂。我们先听听评审委员会专家们对这个项目的评价:
      该成果针对北斗导航卫星故障恢复时间长的难题,经过关键技术攻关,将导航业务信息中断时间大幅缩短至2小时,极大提高了北斗系统的可用性和运行稳定性。为北斗系统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卫星故障诊断、大范围通道时延调整、精确时间控制、卫星故障快速恢复等关键技术点上独具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你从另一个角度也能判断出这个项目的价值: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北斗系统也许就瘫痪了。
      这个项目引以骄傲的核心技术包括: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建立的贝叶斯故障树结构的卫星故障结构模型,实现了精准的故障定位。研制的基于协议调整地面设备时间定义技术实现了对卫星故障的恢复处理。提出的一系列技术方案,构建了导航卫星业务中断快速恢复系统。这些核心技术实现了从卫星故障发现定位、卫星故障恢复处理、至卫星入网恢复的任务。
      该系统开通运行以来完成多次卫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故障的定位和恢复,极大缩短了卫星故障影响时间,已成为保证北斗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系统。
2014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北斗+ GPS/ GLONASS/ GALILEO低功耗GNSS SoC芯片(蜂鸟Humbird)
      项目简介:
      这是一个历时3年完成的项目,这是一颗值得国人自豪的芯片。她是我国十年以来卫星导航接收芯片从无到有,打破国外集成电路高端技术垄断的优秀典范。她见证了我们已经启程的北斗核心产品5%向95%市场占有率进发的辉煌而艰苦的航程。
      晶片光刻工艺代表了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的水平。我们常说的130nm、90nm等,指的就是光刻工艺所能达到的电路线条最小宽度,即硅栅长。硅栅长越小,芯片的面积就越小,功耗就越低,成本就越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集成电路技术的最高水平。现在国外已经做到了40nm,我国正在快速趋近。和芯星通的这款55nm蜂鸟芯片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
      蜂鸟芯片是一款北斗导航核心芯片,功耗35mW,面积5mm×5mm。支持北斗B1、GPS L1、GLONASS L1、GALILEO E1频点,64通道,-160dBm灵敏度,定位精度2.5m。
      该项目突破并掌握了多项卫星导航芯片研发技术。包括多星座兼容基带架构设计及多系统联合定位技术、高灵敏度捕获和跟踪技术、快速定位技术、深亚微米芯片设计技术、低功耗技术。获得了多项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
该项目拥有三项核心技术:U-Engine通用引擎捕获和跟踪技术,实现双倍或多倍的信号捕获跟踪效率。Ultra-sense高灵敏度基带设计,使接收机在城市峡谷及复杂环境中仍保持出色的定位效果。Rhythm Sleep低功耗设计及功耗管理技术,使芯片运行在极低的功耗水平。
      蜂鸟芯片除适用于车辆监控、车辆导航、授时等专业应用外,也适合于便携导航、GIS手持、智能手机等设备。
蜂鸟芯片已批量生产90万片,销量超过50万片,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预计到今年底销量突破百万级。
2014年卫星导航定位优秀工程和产品奖——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I80小型化高精度北斗智能接收机
      项目简介:
      这是一款满足国内高精度定位市场需求的高精度、多星座、小型号北斗GNSS接收机产品,它填补了国内高精度接收机小型化研制和生产技术的空白。
      GNSS接收机的小型化对于野外测量的用户具有重要意义,体积小便于手持,重量轻减小工作强度。以往,同类产品在国内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这款产品打破了这个局面。
此外,这个产品还有一个特点,它可以放置在屋角和墙边,用倾斜角度进行测量作业,解决了在无法实施作业的地点进行测量的难题。用户把它称之为“带给我们的一个惊喜!”
      它采用的双电池设计,使工作时间延长至14个小时,可以在不断电情况下更换电池。
用户的评价是:这个很小很轻的产品的突出特点是实现了3G网络化,解决了网络差分经常掉线的问题。其支持倾斜测量的技术扩大了测量活动的空间。
      评审委员会专家的结论是:该项目技术水平高,状态成熟,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产品符合当前市场需求。
      该项目拥有以下核心技术:小型化设计,电子罗盘倾角调节,双电池切换,远程作业操作和多模卫星组合/单独解算。
      这个接收机的体积仅为1.4立方分米,形状呈1个半拳头大小的帽柱,比国内目前最小的还缩小了40%,已经接近国外体积最小的同类接收机。其重量也是目前国内最轻的,仅1kg左右。电子罗盘倾角调节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在倾斜30°条件下,误差小于3cm。
      现在,该产品已在地形图测绘、农村土地确权、地铁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等领域获得应用。今年可实现产值3500万元。预计明年达到1.5亿,将占有国内接收机市场的20%。
2014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四川长虹佳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四川长虹佳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绵阳市分公司
      项目名称:基于北斗定位应用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
      项目简介:
      在导航业界,养老服务的话题如同这个名字本身,也进入了老年阶段。话题之陈旧,成果之贫乏,如同鸡肋,几乎成了许多企业家心中的隐痛。这个看来技术门槛并不高的应用领域,十年以来绊倒了多少人?恐怕没人愿意去统计。
      所以,当你听到有这么个主题的项目居然一路拼杀,拿了个特等奖,还是科技进步的!可能感到纳闷,这是哪路神仙折服了众多的院士、学者和总工们?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项目在评审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时是得票率最高的。
      如果我们这样介绍:养老服务系统由平台和终端组成。终端为老人提供了一键通话、一键紧急求助、语音提醒和健康参数无线采集等功能。服务平台采用呼叫中心架构,实现了地理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管理、医疗服务。可能你仍然找不到这个项目的独到之处。是的,许多人也是这么做的,但就是做不通。
      奥妙在于商业模式。这个项目设计了一种可持续盈利的营销结构(这也是一种科技创新),并在四川绵阳设立了一个实验区。实验区已经运营了近一年,有几千名老人入网,目前经营业绩良好。初步证明这种商业模式是可行的。
      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被描述为:政府打底,专业经营,异步应用,统一接入。这个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魏爱辉解释道:在一个地区推广信息化养老服务,政府的态度和对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的力度是关键。如果政府不给力,一切都无从谈起。在实验区,政府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购买服务,持续向运营公司支付费用,使其有保底的资金;二是整合资源,把只有政府才能调动的社区、医院等公共资源接入到运营平台。运营公司必须是专业公司,从养老服务机构转型过来的运营公司因其厚实的行业底蕴更容易成功。运营公司在以政府为后盾,把现存的各种传统养老服务项目以线下资源统一接入到平台,并向老人提供线上服务,如家政、购物、医疗等。运营公司从各个资源方获取营业收入。一句话,这种商业模式把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构建起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我国正在进入以关注民生为发展动力的新社会,这个项目“恰逢其时”。